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Direct Wafer多晶PERC电池效率达19.9%

   2017-03-10 集邦新能源网25810
核心提示:多晶电池除了黑硅还有哪些提效降本的选项?美国材料商1366 Technologies研发Direct Wafer(直接硅片)技术,与Hanwha Q CELLS共同将

多晶电池除了黑硅还有哪些提效降本的选项?美国材料商1366 Technologies研发Direct Wafer(直接硅片)技术,与Hanwha Q CELLS共同将应用此技术的多晶PERC电池效率提高到19.9%,创下新高。

多晶太阳能产品近来深受单晶产品在价格与发电效率上的挑战,因而加速了金刚线切、黑硅等相关技术步入量产的脚步。而1366致力于发展kerfless技术,推出直接硅片Direct Wafer®。此工艺可从硅材中直接拉出硅片,免去铸锭结晶与外延片切片的手续,能节省硅材、生产时的能源以及生产时间。

进步快、效率高,目标迈向量产

1366与Hanwha Q CELLS合作,在2015年11月成功以Q CELLS的Q.ANTUM电池为平台搭配Direct Wafer®技术打造出19.1%效率的多晶PERC电池。此纪录陆续于2016年11月提高到19.6%、2017年3月达到19.9%。这一系列的发展都由1366提供于美国麻州所生产的多晶硅片,由Q CELLS在德国的技术创新与品质中心制作。

最新的19.9%效率纪录已获得Fraunhofer ISE CalLab认证,硅片面积为156mm见方。1366的CEO Frank van Mierlo对此表示,Direct Wafer®搭配Q.ANTUM平台的转换效率成长速度几乎是目前光伏产业整体进展速度的两倍;最新的19.9%纪录已经优于现行高效多晶电池,且还能进步。

Van Mierlo指出:“这项最新的里程碑代表我们的Direct Wafer制成仍有提效的空间,因为这项技术完全没有铸锭切割硅片在生产过程中易碎的问题。”

根据EnergyTrend的调查,目前主流多晶电池的转换效率为18.4%,经黑硅制绒工艺后,依干法、湿法与添加剂等三大工艺差别,效率最多可提高到19%左右。而目前多晶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落在19.4%上下。因此,若直接硅片技术能解决成本与良率问题并进入量产阶段,在多晶市场上将具有极高的效率竞争优势。

基于与1366的合作进展相当顺利,Q CELLS已在2016年4月宣布将分五年向1366采购最多700MW的Direct Wafer®多晶硅片。1366的纽约工厂预计今年就会落成,第一期产能250MW,未来也将从纽约工厂出货给Q CELLS。

首批出货,日本装置500kW

在与Q CELLS继续进行研发工作的同时,1366也取得了第一笔下游电站订单,将是全球首个利用Direct Wafer®技术所建置的商业用太阳能发电系统。

日本IHI Plant建设公司(IHI Plant Construction Co. Ltd.)已在日本兵库县展开一座500kW的太阳能系统建设工程,而1366将提供12万片Direct Wafer®技术的硅片,供制作电池、组件,用以铺设电站。

1366与IHI集团合作推动本次建设所需的组件采购,而组件将由一家拥有IEC认证的中国一线大厂负责组装。IHI Plant建设公司已在3月3日收到所需的组件,电站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完工运转。

Van Mierlo对于这笔生意感到相当兴奋。他指出,这意味着Direct Wafer确实能提供成本够低、品质够稳定的产品,进而规模化应用。

EnergyTrend认为,透过1366和Q CELLS的发展来看,直接硅片有机会成为多晶产品能继续成长并取得稳定市占的技术升级选项。不过,目前直接硅片技术的产能规模相当小,在有更大规模的应用之前,不易改变多晶当下的困境。以量产规模来看,黑硅仍会是大多数多晶厂商突破目前瓶颈的选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