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走进天津农业光伏园区

   2016-04-29 FT中文网16670
核心提示:光伏电站与农业共用部分的基础和支架,在成本上形成分摊,农业部分的建设成本每亩可以节约超过1万元。
在常规的农业蔬菜大棚顶上铺设太阳能光板,棚上发电、棚下种菜,听起来很美好。但是,铺设的光板会不会遮挡阳光,影响棚下作物的生长?电力能自产自销,用于棚内的调温照明吗?如今“弃光”严重,为什么还要在农业大棚上架设光板?另外,中国历来有“耕地红线不能碰”的严格政策,即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要坚守在18亿亩。而光伏农业大棚这种半工半农的业态,土地性质又是什么呢?

带着一大串的疑问,中外对话走访了光伏农业公司昌盛日电在天津的项目部。

从天津南站驱车,20分钟左右就到达了园区。远远地就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光伏电板,和其他的光伏电站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走到背光一面,完全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从棚高到架构,以及棚内隐隐透出的绿色,完全是典型的蔬菜温室大棚。

遮住了阳光,作物怎么生长?

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与现代温室大棚相结合的产业形态。天津园区项目经理尹虹介绍说,所谓“棚上产电,棚下种菜”的重点在于大棚基本架构的共用,并在大棚的向阳面部分或全部铺设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建成占地1000亩的天津农光园区为例,装机容量可以达到20兆瓦;同时,现代农业温室的设备也一应俱全,运用智能设备为棚内的农作物调温、除虫、补水以及补光。

光伏电站与农业共用部分的基础和支架,在成本上形成分摊,农业部分的建设成本每亩可以节约超过1万元。更重要的是,光伏和农业在土地利用上可以互补,这种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的生产方式,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更好地发挥土地的收益潜力。

但是,向阳部分铺设了电板,会不会影响农作物的基本采光需求呢?因为在共用棚顶的情况下,太阳能光板的排布方式、角度、密度就不再仅仅取决于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棚内作物的生长情况也是重要的考量范畴。

换句话说,透光率高,发电效率就降低,这两者不可以兼得。针对其中明显的内在矛盾,农光园区在规划的时就按照栽种农产品的需要,分为半罩式和全罩式。半罩式的大棚栽种适应弱光环境的农业种植品种,比如茶叶、喜阴的苗木和蔬菜等;全罩式的大棚则栽种食用菌类产品。另外,农光企业也从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上做文章,力图建立农产品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

棚上发的电,棚内用不上

温室棚内运用智能设备控制灌溉、照明和调温,需要使用电力,而棚上放置的太阳能板就在发电,电力会优先供大棚内使用吗?并不是这样,园区生产的全部电力都会并入国家电网。换句话说,农业和光伏在盈利模式上是两条线。

具体而言,光伏科技企业的主要营收来源还是在光伏发电,而非农业作物。事实上,第一产业不挣钱,企业往往“理性”地转向发电收益。中国光伏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高祥根接受中外对话采访时强调,农光项目在实施中存在轻农重光的问题。

那么,光伏与农业领域究竟如何融合?昌盛日电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外对话,公司以长线模式运营,就要考虑不同的发展周期。在园区初期,希望以光伏发电为主要盈利点,通过光伏发电的收入补贴农业的发展,尽力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生态旅游、概念旅游等方向。到成熟期,农业运营成为主要盈利点,理想状态能通过农业收入补贴光伏电站基础的运营和维护费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