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谁能解多晶硅光伏产业困局

   2009-06-15 中国产经新闻报晏琴9030

受累于金融危机,我国多晶硅价格一路暴跌近70%。经历了“产能神话”到“产能尴尬”的巨变,素有“新时期暴利行业”之称的多晶硅如今深陷困局。

“一个典型的‘两头在外’的产业。”中国能源研究会第五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中国光伏产业颇为畸形的状态。硅料需要从国外进口,经过加工,再将成品输出。产业链的两端――原料和市场,都严重依赖海外。

海外市场的起伏,几乎决定着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命运。一旦资金与市场的大门同时被关上,国内光伏企业就面临着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上海新能源协会会长、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元昊此前就预言,“欧洲银行受金融危机牵连,信贷紧缩,继而导致终端市场的投资规模将有所萎缩。而投资规模的萎缩意味着订单的减少,这一产业变化最终会传导给国内光伏企业。”

事实如此,光伏产业的危机来自于海外需求的萎缩。而这一隐患事实上早已“潜伏”在过去几年疯狂的产能扩张中。

欧美国家对太阳能电池的需求,造就了近年来中国多晶硅产业的神话。由于供不应求,加上投资回报率高,国内企业纷纷上马多晶硅项目,而后进入迅速扩张期,投资规模一度接近1000亿元,致使多晶硅产量成倍增长。仅在2008年我国生产的多晶硅就高达4000多吨,同比增长140%左右。

危机下,多晶硅产业不得不为过去的疯狂“埋单”。去年10月份以后,金融危机对多晶硅产业的影响凸显。国外需求量出现较大幅度萎缩,价格也便一路狂跌,每公斤多晶硅价格已从3000元降至1000元左右,造成部分企业严重亏损。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分析,中国光伏企业市场主要在欧美国家,过去,光电与普通电价之间差价往往由那些国家的政府补贴。但金融危机下,西方国家削减或取消了对光电的价格补贴,从而导致市场需求急速减少和大规模萎缩。

“刨食于海外市场”正是当前多晶硅光伏产业面临困局的症结所在。

由于我国的光伏发电进展缓慢,国内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仅占20%左右。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数据显示,我国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已超过2000兆瓦,居世界第一位,但光伏发电装机还不足电池产量的1%,一旦国际市场有变,风险极大。

“现在的问题是,国外的需求在下滑,出口受阻了。国内市场又没有开发出来,先前进口的原材料还在压着,成品的库存也在增加。如果市场状况不好转,价格很有可能进一步下跌。因为目前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鲍云樵告诉记者,这跟投资者、炒股者一样,被套牢了就很难出来。

那么,被“套牢”的多晶硅光伏产业是否无路可循?

“必须把国内市场启动起来,否则很难摆脱困境。”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与企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于志成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换言之,中国必须实现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应用大国的战略转变。但这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并非易事。庆幸的是当局者出台的一系列提振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都让光伏产业从中受益。其中最为直接的则是,“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作为整个光伏产业终端环节,一旦大规模启动,也将直接影响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生产企业。

“但是要短时间在国内市场立刻启动也是不太可能的,需要不断努力。包括提高其在发电总量中的指标比重,同时通过补贴政策支持、鼓励太阳能发电并网,鼓励创新等等。”于志成告诉记者。

 

 
标签: 多晶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