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天合光能:垂直一体化的胜利

   2007-06-27 谢祖墀ne21.com25130
核心提示:  公司名称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综合得分 347.267  2006年营收(万元) 136837  三年营收平均增长率 476.32%  企业领

  公司名称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综合得分 347.267

  2006年营收(万元) 136837

  三年营收平均增长率 476.32%

  企业领先性 5.208

  制度领先性 5.000

  行业领先性 5.542

  企业创新性 5.250

  成长性 5.500

  点评:

  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公司在环保能源的价值链上有一个较好的定位,避开了与国际大型能源企业的正面竞争,而且有着与巨头合作的前景。其公司治理也已经显出国际化的特点。

  谢祖墀 博思艾伦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天合光能 垂直一体化的胜利

  在全球光伏行业中,能够做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于一身的企业不多,而常州天合是其中一家

  文/本刊记者 王春梅

  2003年底,西藏昌都地区11个县39个乡的“无电乡通电工程”竣工那天,藏民们高兴得整晚跳舞直到天明,庆祝他们终于结束了“天一黑就睡觉”的历史。给他们带来光明的是位于常州新北区电子产业园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NYSE:TSL)。天合的18名技术人员在西藏成功安装了39台太阳能发电站。在天合,这一段故事被称为“18勇士进西藏”。

  “工程很艰苦,项目人员晒得像黑人一样,甚至有人高原反应很强烈。但对天合而言,这不仅仅是整个产业往前走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员工士气与精神得到了很大提升。”事隔3年,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讲起这些时仍然动容。

  天合光能是高纪凡创建的第三个公司。1988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后,高纪凡放弃了去美国加州大学读博士的机会,而选择和两位同学一起到深圳创办了一家生产化学添加剂等产品的公司。1992年底,两位创业伙伴相继去了美国,高纪凡则带着100万元积蓄回到家乡常州,创建第二家公司,生产氟碳铝板幕墙产品。当时,除了深圳有一家外资企业外,内地还无其它企业进入这个新兴行业。

  5年后,高纪凡的氟碳铝板幕墙业务已经以每年50%的速度高速增长。那一年,高纪凡在北京的一个交流会上被专家们问道:“你们做的幕墙只是一些高楼大厦能用,你能不能做一种让老百姓们都能用的东西?”

  恰逢1997年,克林顿在美国实施“百万屋顶计划”,即到2010年,全美的商住建筑、办公大楼安装100万套光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屋顶发电;中国政府提出到2010年,要利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小水电技术解决2300万边远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面对这些滚滚而来的资讯,高纪凡茅塞顿开:“我从1988年搞企业就一直在想一件事情:怎么才能从事一个长久的产业?当看到太阳能和建筑相结合的这个产业机遇时,我就知道这是我未来一生的发展方向了。”

  高纪凡要在他的氟碳铝板幕墙上再增加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功能,1997年底,常州天合光能应运而生,但当时在中国还没有这个概念,公司内部超过90%的人都反对。“我只有坚持,任何对的事情最初都有很多人反对。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方向也好、机会也好,如果每个人都看到了,就没有价值了。”

  此后,整整3年艰苦的研发,公司靠幕墙业务的赢利支撑太阳能业务的研发成本,直到2000年“太阳房”的成功,即“太阳能源建筑系统”样板房,室内没有一个外接电源,所有电器全靠太阳能发电。尽管目前“太阳房”还只是技术储备,天合还未能从中收回研发投资,但它将太阳能发电功能和建筑材料结合在一起,完全达到了国际上“零能建筑”的指标。

  2001年,天合将技术投入使用,开始做市场推广。2002年,天合作为首家民营企业入选中国政府组织的国家“光明工程”,西藏的“光明工程”项目将近8000万元人民币,历时一年多的成功实施,不仅给天合带来了一定的赢利,最重要的是给员工带来了极大的信心,看到了产业的希望。

  2001年,也是天合开始走向国际化的一年。德国政府自1999年起实施“十万屋顶计划”;2000年开始,又给予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约0.5欧元的补贴。天合也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进军德国市场。

  光伏产业垂直链条的组成是:硅材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安装。由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仍然高昂,一台能满足家庭日常电器需要的200W的光伏系统,市场价为15000元,如果燃煤发电成本为1,则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18倍,竞争实力明显较弱。这也意味着,在这个行业,谁能做到低成本,谁就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高纪凡认为,低成本来自于技术、生产效率、管理等各方面,垂直一体化战略是低成本的必然要求。

  从2004年开始,天合开始实施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建成并扩大了组件安装和单晶生产基地,到今年一季度正式完成,能够涵盖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生产和系统集成,进一步优化和控制从硅棒到组件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协同优化的工艺将会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也将整体提高产品质量和公司盈利能力。这一模式在业内被认为是目前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模式,在其它一流太阳能垂直一体化企业如REC和德国的SolarWorld公司都得到了充分验证。目前在全球光伏行业中,能够做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不多,而天合是其中一家。

  从2004年开始,高将自己的股权稀释到60%多,2005年稀释到40%多。2006年4月,美林(Merrill Lynch)和麦顿(Milestone Capital)联合向天合投资3000万美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到去年12月20日纽交所上市后,高的股权只占到20%左右。“当然,这个过程对企业充满挑战,但开放股权是整个天合发展中的关键。”高纪凡表示,未来如有可能,还会进一步稀释自己的股权。

  全球的光伏产业增长速度平均是45%,中国是100%,而天合连续三年平均达到476.32%的成长速度。上市后,天合的市值增加了200%,超过10亿美元。天合的员工数量也从1997年时的100人增加到现在的2000余人。管理层人员分别来自于6个国家,员工则来自12个国家。

  COO邹西原认为,天合和他的老东家旭电公司非常像,旭电1988年在纽约上市,上世纪90年代连续以50%的速度成长了十年,市值最大时达到180亿美金。“我觉得天合事实上符合了将来变成一个国际性大企业的很多重要条件。根据以前在旭电的经历,我认为天合会面对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每一个人的角色和标准的定位,以及如何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让老员工继续发挥所长,让他们做得比以前更好。”

  但天合也同样面临着其它光伏企业共同的难题,即上游硅材料的短缺和高昂价格。就光伏产业的成本构成而言,70%的成本是硅料。2002年,1公斤多晶硅的价格是23美元左右,2005年的这一价格是66美元,而到现在,多晶硅的价格超过了200美元。天合上市募集的9800万美元大部分都用于收购原材料和完成工厂建设。

  但即便这样,上游硅材料的短缺和下游的大量定单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依然困扰着高纪凡。为此,天合自己开发了一套专有的工艺技术,循环使用其它光伏和电子厂家产生的硅材料,这也成为天合的优势。此外,天合还规划到2015年建立1万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基地。但目前,国际上生产多晶硅的一流技术还只是掌握在美、日、德这三个国家的七家企业手中。

  天合面对的另一个挑战在于市场。过去,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补贴,但自去年开始,德国每年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下降5%;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也曾攻击施罗德政府的能源补贴政策最终受益的是国外光伏企业,并声称要出台修正案对德国进口光伏产品进行限制,预计2007年出台。天合90%的产品都出口欧美市场,其中德国又是主要市场,为避免产业风险,天合已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德国之外的西班牙、意大利、挪威、希腊、法国、南非、美国。高纪凡笑着对员工说,“希望未来天合门前可以挂上50多个国家的国旗。”

 

 
标签: 太阳能光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